yaahp常见问题

I 层次模型构造
中间层并不是必须的。
不需要,可以直接连接到决策目标节点。
备选方案就是AA、BB、CC。
可以。现在一个节点影响因素最多可以有99个,但是大于9个会有一个提示,点击确定可以继续计算。
层次模型必须符合一定的原则才是合法的,yaahp中合法性检查的部分规则如下:
1) 总目标层节点不能作为起点;
2) 方案层不能作为终点;
3) 中间层节点的top不能作为终点;
4) 中间层节点的bottom不能作为起点;
5) 中间层节点top和bottom必须全部连接;
6) 总目标层节点必须有大于等于一个连接到中间层或方案层;
7) 方案层节点必须有大于等于一个连接到中间层或总目标层;
8) 中间层节点的bottom必须有大于一个连接到中间层或方案层节点。
一般大于9阶的判断矩阵就很难保证判断的一致性, 如果模型中有大量备选方案(例如学校的所有教师), 直接处理会产生阶数非常大的判断矩阵, 无论对于人的思维能力还是yaahp处理能力都是无法应付的. 这种备选方案较多的问题, 处理办法有两种:
  • 在层次模型中通过抽象高层要素, 降阶判断矩阵;
  • 使用AHP与其他评价方法相结合的方式来处理.
 
1. 在层次模型中通过抽象高层要素, 降阶判断矩阵
利用AHP中常用的高阶判断矩阵降阶方法, 结合一个例子说明. 例如一个模型如下图, 备选方案12个, 会产生三个12阶的判断矩阵(要素A, B, C对应的判断矩阵).
 
因为判断矩阵阶数较高, 所以考虑抽象出一个中间层, 例如将备选方案进行分类, 将分类作为一个新的层次加入, 如下图(图中的”分类一”和”分类二”是新增的):

优点: 可以使用两两比较的方式进行决策, 并且不需要学习/使用其他评价方法;
缺点: 备选方案如果发生变化(备选方案较多的模型中, 备选方案可能比较容易发生变化, 例如今年20个备选方案明年加到了22个等情况), 需要重新输入不少决策数据(新增/改变的要素涉及的所有两两比较都要处理). 另外, 如果要素无法进行合理的抽象(也即抽象后无法两两比较, 例如上图中的两两比较: ”分类一”和”分类二”对于”A”哪个更重要, 这个问题可能无法回答), 那么也不能使用这种方法. 如果有很多备选方案, 可能需要抽象出多个中间层才能将所有判断矩阵阶数降到小于9, 处理过程复杂并且合理性不好保证.
 
2. 使用AHP与其他评价方法相结合的方式来处理
可以考虑使用层次分析法(AHP)与模糊综合评价法(FCE)相结合的方式来处理你的问题. 将现在模型最下方的中间层改为方案层, 也就是将评价具体备选方案时的各个指标(示例模型中是A, B和C)作为方案层, 如下图:

把模型最下方中间层改为方案层(A,B,C三个要素), 使用AHP方法得到这三个要素的权重, 然后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2000多个备选方案进行评价, 最终得到评价结果.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不需要繁杂费脑的抽象高层要素, 并且评价问题中的备选方案变化只需要做其自身的数据处理即可; 缺点是不能使用两两比较的方式进行决策了(其实FCE的决策数据输入方式也不错).
推荐使用第二种方法, 虽然需要额外用到FCE, 但yaahp支持的很好, 参考软件使用文档直接使用即可, 但为了更好地应用建议至少大概了解下FCE是什么/解决什么问题. 结合AHP和FCE的评价方法请参考此文.
yaahp的FCE相关操作可以参考使用手册, 以及相关视频教程.
II 判断矩阵
双击对应单元格或选中单元格按回车即可进入自定义输入状态,此状态下可以以小数、分数形式输入数据。
点击增加群决策后会弹出对话框,提示将清空数据是否继续,选择“是”才会清空之前录入的数据。群决策中有多个专家的数据,而之前录入的数据并没有对应的专家,所以清空了。
另外,如果数据已保存,群决策选择了清空数据,这时不要存盘,仍然可以重新打开存盘文件恢复之前的数据。
"检查判断矩阵"以判断矩阵为对象, 给出判断矩阵一致性修正的建议, 是否群决策都可以使用;
"专家数据检查"以判断矩阵中各个要素为对象, 统计出各专家判断的异同数据, 可用于检查专家数据的质量, 只适用于群决策.
 指数标度在V6.0版本中就被移除了,因为用它只是一致性比例数值较小,并不是真正的提高了决策的一致性。
III 计算
yaahp中一致性的自动调整分两种,最大方向改进和最小改变。第一种一般适用于某个专家由于笔误或判断失误使判断矩阵中某个值(或少量的某几个值)偏差较大,导致一致性比例不能满足,该方法将找出这个值(或几个,不能多),根据判断矩阵的其他值进行修正。第二种实际上是对判断矩阵的微调,处理的情况主要是针对由于判断矩阵中多个值都有微小的误差,经过累计使判断矩阵不一致(这种情况也经常发生),这种方法只是在以对判断矩阵尽量小的改动条件下,调整判断矩阵中的值从而使之满足一致性。
这两种方法都是已验证过对某些情况有效的,而yaahp中的自动调整没法说到底有没有说服力,主要还得看用户具体面对的是什么数据。所以明白了调整的原理后,可以经过自己考虑,然后根据具体问题,判断调整是否合理。
判断矩阵的上三角矩阵内容中都应该填写两两比较数据,如果有很少的几个不能确定,软件可以利用一个优化算法进行自动补全,但是如果缺失项太多自动补全是没有意义的,所以会提示不能补全。
可能是由于设置了判断矩阵一致性自动调整或计算判断矩阵权重是所采用的方法不同导致计算结果不相同。yaahp在判断矩阵权重计算时默认采用幂法进行计算。
从6.0版本开始,“评分再计算”改称为“加权得分” 。
加权得分功能其实是根据计算得到的权重,然后填入对应的得分,最后计算得到最终的得分(很简单的一个计算,有些用户提到这个需求所以做了)。“得分”列输入具体分值,例如:
计算得到的结果:
要素    权重     得分
桥梁   0.4788    0.0
隧道   0.3715    0.0
渡船   0.1497    0.0
这时在得分这一列分别输入对应的得分,假设分别输入了(70,80,90),那么右边的红色得分将自动显示最终的得分76.7090(简单的加权计算)。
IV 群决策
群决策是对多个专家的决策数据进行集结,综合考虑多个专家给出的决策信息。可以把用户的问题做成调查问卷分发给多个专家,收集专家填写过的调查问卷后,用yaahp录入各个专家数据然后进行计算,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
1)构造层次模型;
2)生成调查表打印草稿文件;
3)分发调查表给多个专家,专家填写完成后回收调查问卷;
4)利用yaahp的群决策功能输入多个专家的数据;
5)得到结果
a、专家结果权重加权几何平均;
b、专家结果权重加权算术平均;
a和b这两种是先对每个专家的判断矩阵进行计算,然后再对计算结果(排序权重)几何/算术平均。
c、专家判断矩阵加权几何平均;
d、专家判断矩阵加权算术平均;
c和d这两种是先对每个专家判断矩阵中的各个值几何/算术平均,然后计算排序权重。
其中专家判断矩阵集结后的判断矩阵可能不满足一致性比例。
"检查判断矩阵"以判断矩阵为对象, 给出判断矩阵一致性修正的建议, 是否群决策都可以使用;
"专家数据检查"以判断矩阵中各个要素为对象, 统计出各专家判断的异同数据, 可用于检查专家数据的质量, 只适用于群决策.
在yaahp生成的XLS格式AHP调查表中, 宏的作用是规范并方便专家输入数据. 专家可以通过点击两两比较行中的单元格输入比较数据, 并且这种输入方式可以保证专家输入的数据格式是正确的、yaahp能够正常导入的.
如果不启用宏, 将无法输入数据! 这个宏的作用就是实现这种两两比较数据的输入方式, 并且yaahp生成的XLS格式AHP调查表文件是加保护的, 除非破解了该文件的密码, 否则无法修改其中的宏, 所以可以放心启用该宏.
宏启用后, 点击文件中两两比较行中分值单元格, 单元格背景颜色会发生变化, 如下图所示, 如果没有发生变化说明没有启用宏, 无法输入数据.
在XLS格式的AHP调查表以及FCE评测表中, 对部分单元格进行了保护, 无法进行编辑, 可以编辑的单元格背景颜色是淡绿色的.
单元格/工作表加保护的原因: 这两种XLS格式文件的作用是收集专家决策数据, 回收后文件中的数据将导入到yaahp软件中进行计算. 为了导入数据, 工作表中各个单元格中的数据必须能够被yaahp识别, 所以在这个文件中隐藏有很多模型、要素的定义数据, 以及单元格的说明数据, 改变这些数据或改变数据所在单元格位置将导致回收后的数据无法导入, 所以对这些单元格加了保护.
V 模糊综合评价
采用与AHP结合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时,模糊综合评价评测表中各个指标的说明文字就是层次模型中对应要素的说明文本,是在构造层次模型时设定的。要素的说明文本设定方法如下:
"在层次模型编辑界面,选中一个要素,然后鼠标右键弹出的菜单中点击第一项“编辑要素说明文本”,在要素位置会出现文本编辑框,编辑其中内容即可。"
关于360系列安全软件提示勒索病毒、木马的说明
 
最近又发现我公司产品安装程序被360系列安全软件误报有勒索病毒,原因是我公司产品发布时所使用的混淆加密技术,使360误认为是病毒/木马。
我们的软件产品在新版本发布时会经过卡巴斯基、微软MSE以及腾讯电脑管家的彻底查杀,保证不携带任何病毒木马,并且会同步发布在腾讯电脑管家的软件库中
如果不放心可以通过腾讯电脑管家的软件管理功能安装我们的产品:http://blog.metadecsn.com/yaahp-txdl/
关于误报病毒木马的更多说明请参考:http://blog.metadecsn.com/yaahp-safe/